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設計說明
本案設計概念本質上是單純且簡潔的。我們提案的航廈包含了堅固的保護外殼,以及內部柔性可塑的流動天花板,以頌揚與因應其下方不斷變換的室內空間。此策略能讓機場無時無刻因應空間內涵與其延伸範圍而調整,不管空間需求是巨大的、隱密的、有秩序的, 亦或是動態的。確保機場總保持在最好與最合適的狀態,成為臺灣甚至世界上最主要的交通門戶。

建築意象
機場是獨特的,是因為旅客花很多時間在此,不管是搭乘捷運、計程車、公車或汽車抵達,或從環境限制的機艙出來排隊進入或等待下一班飛機的旅客。
機場的建築經驗幾乎全來自其空間感受及評價。機場建築也比其他建築型式更容易因應旅客的需要與需求常態性而改變。
在旅客數量急速成長的年代,機場的大型尺度讓人感到畏懼與冷淡。本航廈的設計概念,是依照每個旅客的行為模式,創造其體驗的成果回饋。正面地面對航廈空間多變的因素,不僅是創造更永續的建築,也是確保設計理念能夠延續至未來。
在第三航廈與智慧航廈啟用之後, 中央航廈區將形成多環形的複合樞紐。由遠端飛機停機坪形成外環。未來航廈區北側的衛星航廈將藉由自動化旅客運輸系統連結,並大幅增加旅運量。
第二環包含服務靠站停機的候機廊廳。它們與航廈本體在空間上與建築設計上是獨立的。此舉讓它們能夠有更大的彈性來吸收停機位數量與形式上的改變。
第三環則由道路系統形成,提供了不同進入或離開的選擇。因為此環狀動線能服務整個區域,所以有機會將帶狀景觀延伸到各個不同的建築物並成為機場在人性尺度上的設計特色。
中央區域的特色由不同時期建造的特色航廈以及各種支援設施與停車場所組成。中央區域的限制條件使得不同的建築物能夠有秩序地配置。更新後的整體規劃更能夠頌揚建築物的差異性,並提供合宜的機場城市風光以因應未來的需求。
我們相信中央區域中的建築物應該是類似動態城市的概念有著不同的形體與比例,以需求作為驅動力因應未來的成長與改變。

臺灣的門戶,乘客的旅程
機場的體驗早在抵達航廈之前就開始。不管是從台北報到搭乘機場捷運、從高鐵站報到搭乘接駁車,或是搭車來到航廈。抵達的位置皆為機場最底層,凸顯出旅客從下方看到航廈第一眼的重要性。


業主交通部地點桃園市完工日期預計2020年8月完工合作夥伴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Ove Arup and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英國)參與人員費宗澄、陳邁、張樞、費正元、張廷營、郭佩瑜基地面積13.6公頃